蛊到底是什么?为何人们对它敬而远之?连科学也无法解释?(下)

2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接上篇
如何辨别蛊中毒

    蛊中毒其实是有一定的特征的,如果发现了这种特征可以判断为蛊中毒,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医治。
    蛊属于有机物毒素,因此用有机物作为中毒与否的试剂最为合适。
    首先可以用黄豆来辨别,让患者生吃下黄豆或者是黑豆,如果在咀嚼的时候,没有感到那种豆腥味,很有可能就是中了蛊毒。


    第二种方法就是取一点甘草,用火稍微炙烤一下给患者咀嚼并咽下,如果没过多久患者就呕吐出腥臭的液体,则说明中蛊毒的概率很大。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用煮熟的的鸡蛋或者鸭蛋,只取蛋清部分,让患者将蛋清含在口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如果蛋清变成黑色,也可以推测出患者中了蛊毒。


关于蛊毒的防治,主要靠两方面,第一是预防,第二是治疗。
    首先说说如何预防,当外地人前往苗族地区后,一定要多加观察。
    比如哪家人特别整洁,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尤其是房顶上连蜘蛛网都没有,则这家人很有可能就是养蛊的。正是因为他养蛊,所以连蜘蛛都无法靠近,这便是特征之一。
    另外,如果苗族人在提供餐饮的时候,无论是茶水饭菜,一旦发现他们有弹指或者用筷子敲动的的动作时,就要有所警惕。
这时候可以向他们询问,莫非此中有毒?
    主人见自己的伎俩被识破,就会认为对方也是行家,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会放弃下蛊的计划。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大蒜,在苗族人家吃饭之前可以先吃一些大蒜,如果饭菜有蛊立刻就会呕吐,如此一来就能判断出是否下蛊,主人见状也就不敢继续加害了。


    与此类似的方法就是用荸荠,南方也叫做马蹄,将其切成片然后晒干,每天清早起床后就着清水将荸荠片服下,也可以起到和大蒜一样的效果。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在苗族地区绝不饮酒,因为酒是当地下蛊的一种很常见的媒介,不喝酒就能免去相当一部分中蛊毒的威胁。
    那么一旦中了蛊毒该如何治疗呢?如果是那种不太厉害的蛊毒,普遍的方法是用雄黄、菖蒲和蒜子三味药材混合在一起,就着热水服下,这样有可能通过排泄将蛊毒排出。
    当然这种方法略显粗糙,对于一些疑难的蛊毒无效,还得具体分析,这一点在古籍上有不少相关的记载。
    上个世纪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本叫做《五十二病方》的医术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长沙与湘西苗族地区接近,当地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针对蛊毒的医术。
    比如用蝙蝠入药,或者用处女的天葵等等,虽然不一定证明是有效的,但至少说明古人们对蛊毒的治疗在做着相应的探索。
    而明代的《本草纲目》对于蛊治疗的记载则更为详细,《本草纲目》一共记录了三百六十多种中草药,其中有四十多种都对蛊毒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比如赤箭、靡芜、卫矛都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李时珍为了撰写这部奇书,走遍了天涯海角,对蛊毒也有很深的研究。
    而清代也出现了一些被证明有一定效果的民间奇方,比如其中一种是服用草药。
    这种草药是本草纲目里没有提到过的,在古书中被称为嘉草。
    另一种方法稍微复杂一些,是制作治疗蛊毒的药丸。具体成分是用烤干的桃子皮,再加上麦麸和盘蜇末,统统弄成粉末状,然后用米汤和成泥状,最后搓成枣子大小的药丸,即可治疗蛊毒。

为何人们从古至今对蛊术敬而远之
    根据上面的描述,想必各位读者对于蛊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知道了一些预防和治疗的方法。那么为何从古至今的人们普遍对蛊术敬而远之呢?我们可以从一篇著名的古文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这篇文章就是《捕蛇者说》,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由于这篇文章入选过中学课本,想必大家对它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篇文章提到在湖南省的永州地区有一种毒蛇,其毒性酷烈无比,甚至它经过的地方都会散布毒素,导致草木枯萎,而人或者畜类被这种蛇咬了以后,基本是必死无疑。
    不过这种毒蛇却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虽然毒性很强,但却可以入药,治疗很多的疑难杂症。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以及皇亲国戚对这种毒蛇很是依赖,于是御医们就开出高价,让永州当地的百姓去冒着危险捕蛇。
    当时捕蛇行为基本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因为一旦被蛇咬了就无药可救了。
    但是没有办法,虽然永州天高皇帝远,但当地的官员却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不断。
    永州的百姓活不下去,因此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拼命捕蛇。


    后世的人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大多认为这是柳宗元虚构的一个故事,其实并没有这么厉害的毒蛇,他这么写只是为了做一个比喻,用毒蛇指代苛政猛于虎。
    事实上这种毒蛇是真实存在的,柳宗元所写的内容并非是空穴来风。
    宋代有一部作品名叫《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中写道:北宋年间,朝廷命令永州地区的“畜蛊之家”搬迁到荒郊野外,不允许他们和正常的农户住在同一个村子。朝廷不需要他们服徭役,而且也可以不用缴纳税赋,但是他们不得和普通人通婚。
    上文中所说的的“畜蛊之家”,便是以养蛊为生的家庭,而他们要养蛊的话,毒蛇肯定是少不了的,因此可以证明永州地区确实是有毒蛇的,柳宗元写的故事并没有虚构的成分。
    诚然,捕捉毒蛇的人确实有一部分是用它们来换钱,补贴贫困的家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抓蛇用来养蛊的,这一点史书中也有记载。
    有一些捕蛇的人,抓到毒蛇后并不会立刻卖掉,而是留在自己家里养蛇蛊,甚至会将养完之后失去了毒性的蛇充当毒蛇去卖。
    由于永州接近湘西之地,属于苗族和汉族混居的地区,当地养蛊算是比较发达了,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了。
    普通的老百姓对其自然是有所恐惧,后来朝廷借着收毒蛇一事,也对当地养蛊的行为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它的危害性。
    由于养蛊人有很强的下毒能力,不仅严重危害了当地的治安,也对朝廷的统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从宋朝开始,官方便对养蛊的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击。
    不过蛊术毕竟过于神秘,而且可以害人于无形之间,当地官府虽然打击养蛊的人,但是难免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报复。
    再加上养蛊的人大多是苗族人,他们本来就对汉人政府有一定的敌视,单纯的打击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
    后来官府干脆不再管他们,因为也确实难以禁绝,于是就让这些养蛊的人的人远离普通农户,毕竟他们也不是多数群体而只是少数人,因此也就随他们去吧,只要不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就听之任之。


    不过虽然在实际行动上不再对他们进行打击,但是在舆论方面,政府肯定会对养蛊进行相当程度的负面的宣传。
    比如宣称养蛊必然是为了害人,或者夸大蛊毒的症状等等,这些舆论上的攻势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些对养蛊不怎么了解的老百姓在听到这些宣传后自然对养蛊敬而远之,而且也对养蛊的人加以排斥。
    朝廷虽然难以用实际的手段对养蛊进行杜绝,但最终依靠宣传攻势让养蛊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洪水猛兽,让它流行的圈子越来越小,生存的土壤也越来越小,最后只能在小圈子里流行了。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似乎在唐朝时代养蛊还是比较流行的,但是到了宋朝,逐渐就被边缘化了,养蛊这一行为也被邪恶化了,成为老百姓眼中比较厌恶的东西。
    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养蛊这种传统而神秘的行为更是被科学界所抨击。现在在传统的苗族地区,大部分人家也都会通电以及网络,老百姓在接受了科学的洗礼后,对于这些超自然的神秘学说嗤之以鼻。
    此时若是还有人公开养蛊,那他在大家眼里肯定会成为一个异类,无法被众人所接受。
    其实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养蛊这种行为的目的确实是以害人居多,但蛊术并非只能害人,其实它也是苗族传统的医术,和汉族的中医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被心术不正的人利用了而已。
    对于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人来说,其实也没必要谈蛊色变,以一个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即可。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ot.热文换一批
  1. 1死2伤!南宁一高中发生伤害案,嫌疑人已死亡,重要信息被曝光…
  2. 悲催!一年轻漂亮女孩跳入杭州青山湖走了,其浑身的纹身引发热议
  3. 教授被分5名本科生就业推荐,称文科生就业如同李白的《行路难》
  4. 网红“西瓜妹妹”离世!遗书安排所有人,却没给自己留下只言片语
  5. 认错对方性别的尴尬瞬间
  6. 余生,活出最好的自己!
  7. 相遇是天意,相守是人意
  8. 雷军又躺枪了!黄杨钿甜的爸爸住1.8亿豪宅,却拿小米手机做澄清
  9. 难以置信!网传王树国校长来江西宣传招生了,通知下发后响应寥寥
  10. 长沙一职业学校雨中考试引发关注!学校回应:这不符合基础逻辑
  11. 给领导敬酒,你还在说“我干了,您随意”吗?低情商才这样做
  12. 原来不吉利的话真的要少说呀!对自己好的话要多说说嘞!
  13. 有哪些被时代淘汰的水果?啊啊啊全部给我还回来!
  14. 太惨了!邢台一五金店铺突发火灾,知情人透露,母子3人疑似遇难
  15. 震惊!网传深圳知名企业放假长达一个多月,该企业服务世界500强
  16. 太严苛?网传一蜜雪冰城店称若不服从店长管理,罚款500解雇处理
  17. 这两种工作,我劝你别干,收入瓶颈低,越忙越没劲
  18. 上司回你“收到,谢谢”还要再回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方式要用对
  19. 当感觉很痛苦走不出来怎么办?那就用更大的世界去稀释痛苦共勉!
  20. 小说作者爱卖关子的原因竟是?哈哈哈看懂的人已经哭了!
  21. 网传深圳一41岁优质剩女征婚,要求男方年薪50万,两个月没人搭理
  22. 原来弟弟妹妹都是这么用的?哈哈哈还得是妈生仆!
  23. 秀色可餐|让人羡慕的神仙身材,99分
  24. 网传花旗银行中国裁员近200人,5、6月合同到期不续约,直接赔偿
最新热评 加载中...
牛马论坛(niumabbs.com),一个专注于分享日常新鲜事、职场工作点滴、摸鱼乐趣与各类生活感悟的交流平台。

    关注我们

  • 加入Q群
  • 微信客服
  • QQ客服
Copyright © 2025 NIUMABBS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由提供云存储服务 劰载中... 鲁ICP备20023396号-8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