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国空间站科研团队近日宣布,在站内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生物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学名:Niallia tiangongensis)。
这一成果于2025年3月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此次发现源于中国空间站居住区微生物监测计划(CHAMP)。该计划旨在长期监测空间站舱内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与安全控制。2023年5月,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使用无菌采样工具对舱内表面微生物进行采集,样本经低温保存后送回地面分析,最终确认了这一新物种。
天宫尼尔菌属于革兰氏阳性产芽孢细菌(一类能形成休眠体以抵抗恶劣环境的细菌),其独特之处在于对空间极端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
研究发现,该菌可通过调控“杆菌硫醇”(BSH。一种抗氧化分子)的合成,应对微重力、辐射等环境引发的氧化应激(细胞因氧化性物质过多导致的损伤),从而维持生存。
此外,它在生物被膜(由微生物聚集形成的保护性结构群落)的形成和辐射损伤修复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优势。
这一发现具有多重科研价值。天宫尼尔菌的适应机制可为航天器微生物防控提供新思路,例如开发针对性消杀技术。同时,其对特定有机物的高效利用能力,可能在废物处理、资源循环等领域发挥作用。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人类文明新资讯
* 您的「点赞、关注、评论、转发」都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 本文综合自网络,数据及表述均以官方发布为准,如有错误,欢迎评论区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