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几乎人人身上都有的虱子是哪来的?为何如今很少了?

44 0
2025-4-15 21:55:50 发表在 奇闻异事|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妈!我头皮好痒!"我姐小时候的这句话几乎成为了我的童年阴影。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姐姐会头痒,有一次我好奇地去看。母亲抄起煤油灯,翻开姐姐浓密的麻花辫,只见发根密密麻麻缀着白色虮子,活像撒了把芝麻。这个场景让我头皮发麻。
不过,这不是个例,而是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的日常——当时全国约8亿人口中,超过90%都曾与虱子亲密接触。那么,虱子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它为何如今很少见了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当时家家必备的除虱工具篦子,密齿可刮下虱子及虫卵
“童年阴影”虱子
虱子其实是一种学名为“人虱”的寄生虫,它堪称人类进化史上的"钉子户"。这是因为它们在地球上存活了超过2.3亿年,比恐龙灭绝还早6千万年。人类祖先还没退化体毛的时候它就已经如影随形了,当人类祖先褪去体毛时,虱子迅速分化为头虱、体虱、阴虱三支特种部队:头虱,潜伏在发丛,专攻头皮毛细血管,以前的人头痒,大部分原因就是头虱搞的鬼;体虱:藏身衣缝,夜间发起突袭,半夜让人抓狂的就是这货;阴虱,驻扎私密区域,钳形爪稳如泰山。
这三种人虱成为了以前人们痒的祸根,不过,它们也不是一无是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三种虱子的分化时间确定了人类祖先彻底退化掉体毛的时间。


在以前,人们想要彻底摆脱虱子的困扰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的生存策略太完美了。首先,一只雌虱一天就能产卵4-5枚,这些卵7天就能孵化,3周就能组建"三代同堂"的吸血军团。更绝的是,虱卵(虮子)能分泌强力胶质,牢牢粘在头发或织物上,普通梳洗根本奈何不得。
所以,以前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很难逃过虱子的困扰,传统的方式只能减少身上或者衣物上的虱子,很难将它们彻底清场。当然,除了虱子本身的能力强导致的人难以摆脱虱子外,还与当时的年代有关。


特殊年代造就了寄生虫的温床
首先是物资匮乏导致的连锁反应。198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年均肥皂用量仅2.5块,农村更是低至0.8块。
这直接导致了三个困局:一是洗浴困境,北方家庭冬季洗澡间隔普遍超过1个月,有的甚至一冬天只有到临近过年才去洗个澡;二是衣物危机,当时的人均内衣仅为1.5套,晾干需3-5天,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只有一套内衣,导致了更换很难;三是卧具困局,棉被芯数年不拆洗,棉花变成"虱子公寓"。
记得以前爷爷不仅内衣就一套,连棉袄也是一件,那时候一件棉袄从立冬穿到清明,胳肢窝都磨出包浆了,虱子都能在衣缝里开运动会了!


其次是集体生活成为了虱子的传播快车。计划经济时代的居住环境,简直是虱子的"高速公路"。当时的居住密度极高,比如上海石库门72家房客,16平米住祖孙三代,在农村一大家子三代人挤在一个小屋里睡也不鲜见。
而且当时几乎是物品共享的,一大家子共用一个衣柜,这样在衣柜中,虱子们可以自由的狂欢,进入到没有虱子的衣服中,进而传播给其他人。还有许多特殊行业,比如长途司机,他们半月不换衣,驾驶座变身"移动虫巢",一旦有人搭个顺风车,那么虱子也就搭上了便车。


其实,虱子泛滥最严重的是当时的学校,记得1985年就有报纸报道了河南某小学爆发头虱疫情的消息,全校600名学生中招,老师们不得不在操场摆开"梳虱流水线"。
因此,以前的人摆脱不了虱子,其实不仅与虱子的繁殖能力强、成熟快有关,还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比较差,卫生用品以及个人卫生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人虱大战的闹剧
面对肆虐的虱子,劳动人民显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许多令人瞠目的"土法科技"出现了。首先是物理攻击,比如铁篦子梳头,伴随"噼啪"爆破声的诡异快感,许多虱子以及虮子应声而落;其次是利用化学武器,当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六六六粉撒床铺,这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因为这些粉对皮肤也是有刺激性的,但显然当时的人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最后就是利于热力学杀器,春夏秋不用多说,经常晾晒被子利用高温杀死里面的虱子和虮子,而数九寒天也会晾被子,试图冻死它们。


除了这些常规手段外,当时的人整体的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出现了许多“逆天”的操作,比如八十年代的陕西农村,张大妈独创"辣椒水护发素":"用朝天椒煮水浇头,辣得虱子直蹦迪!"可惜常连带烧坏头皮毛囊。
更有甚者采取了用农药洗澡的方式,早在1981年《健康报》上就披露多起DDT洗头中毒事件;还有柴油护体,东北工人用拖拉机燃料涂抹内衣,引发皮肤溃烂;甚至是开水自残法,家庭主妇用沸水浇头,导致二度烫伤等等。


这些荒诞剧背后,是那个年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集体焦虑。1983年寄生虫研究所报告显示,当时虱群对主流杀虫剂的耐药性已达67%。
但奇怪的是如此难缠的虱子,在如今却很少见了,它们不仅是在城市里几乎已经销声匿迹,就算是在农村也很少能看到了。那么,是什么让强悍的虱子从人身上逐渐地消失的呢?


虱子的消失之谜
人虱大战至少已经持续了数百万年(从人类最早的直系祖先南方古猿算起都有400多万年了),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虱子洋洋得意,人受尽了折磨。但是从七八十年代到如今短短的几十年,它们竟然偃旗息鼓,被人彻底的踩在了脚下,这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卫生革命的降维打击。1995年城镇洗衣机普及率突破48%,这场清洁革命直接摧毁虱子生态,比如高温剿灭60℃水温持续30分钟,虱卵团灭,再加上化学清剿:洗衣粉+消毒液,瓦解虫胶防线,最后是快时尚助攻:人均年购衣7.4件,断供虱子"口粮"。
由此可见,卫生条件提高,人换衣频率增加让虱子们确实遭受到了降温打击,而这也是它们数量骤减的最关键的因素。


其次是居住升级的空间封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到了200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就达到了10.3㎡,这种居住升级彻底改变人虫关系。首先独立的衣柜,很好的阻隔了交叉感染;其次是阳光自由,飘窗晾衣终结阴暗角落,让虱子无处遁行;最后是宠物革命,以前人身上的虱子有许多是动物身上转移到人身上的,而如今的宠物洗澡快要比人都要勤了,而且驱虫项圈也切断动物传播链。
再加上,如今许多除螨、除寄生虫设备的迭代,几乎让虱子们失去了生存空间,逐渐的它们从人身上消失了。


其实,纵观虱子的消亡史,实则是部浓缩的社会进化论,它见证了人类生活质量的飞跃,也见证了人类居住史的变迁,更见证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当然,即便到了今天,虱子也没有被人完全灭绝掉,据调查非洲贫民窟和印度农村仍有20%儿童携带头虱。这警示我们:寄生虫从未真正消失,只是被现代文明暂时压制。
下次在博物馆见到篦子时,不妨把它看作文明演进的刻度尺。那些与虱子斗智斗勇的岁月,不仅是困顿年代的生存智慧,更是理解社会转型的绝佳标本。同时也会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即便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要对大自然心怀敬畏之心。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hot.热文换一批
  1. 惨烈!22死3伤!辽阳一饭店突发火灾,现场照片流出,有银行波及
  2. 男人的快乐有多简单?网‬友:枯燥又乏味可这就是我的快乐!
  3. 协和4+4到底还有多少内幕?邱家、金家浮出水面,遮羞布要撕碎了
  4. 拉尼娜确定消失!我国气候直接大转变?2025年重现是厄尔尼诺2倍
  5. 人‬能蠢到什么程度‬?网‬友‬: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6. 疯狂攒钱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网友:这种毅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
  7. 继续挖!协和医学博士4+4名单引发质疑,先后出现邱靖婷、邱靖涵
  8. 你最意外的一份收入?网友:财追着你来啊!这发财命
  9. 在感情里,及时止损的女生都有多决绝?网友:绝不能拖泥带水!
  10. 网上那些高热度烂内核的恋爱观?啊啊啊简直没天理!
  11. 深海恐怖“破腹鱼”!能钻进鲨鱼肚子进食,曾让一条高速路瘫痪?
  12. 哪些行为是上了年纪的症状?网友:我以为我变健康了,原来是老了
  13. 颠覆认知的建筑奇观!网友:看完怀疑自己审美,第7个让我裂开
  14. 我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正式获批,涵盖四大核心模块
  15. 对方的哪个瞬间让你的相亲终止了?网友:她的全世界都是前男友
  16. 怎样才能不轻易的被人拿捏呢?网友: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才明白的
  17. 大家的钝感力有多强?网友:多年后才突然明白当年别人的心机行为
  18. 人神共愤!12岁女孩被继母弄死,关在厕所长达17天,被逼吃排泄物
  19. 震惊!张煜称外科主任里,比肖飞私生活糜烂的一大把,只是没曝光
  20. 县城服装店的成分到底有多复杂?哈哈哈看得人两眼一黑!
  21. 世界最大的煤田,真是植物形成的?
  22. 亲戚提出过最炸裂的要求是什么?网友:他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
  23. 二胎有几个人是真后悔的?网友:反倒是一个的,越往后越后悔
  24. 房子跌太多抑郁,没想到一下跳出来这么多腰斩的瞬间心理平衡了
最新热评 加载中...
牛马论坛(niumabbs.com),一个专注于分享日常新鲜事、职场工作点滴、摸鱼乐趣与各类生活感悟的交流平台。

    关注我们

  • 加入Q群
  • 微信客服
  • QQ客服
Copyright © 2025 NIUMABBS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由提供云存储服务 劰载中... 鲁ICP备20023396号-8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