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是数学的时代,却几乎没人教你真正需要的数学。
不是那些初中到大学的题海战术,不是反复刷题求导积分,不是线性代数的“高等代数式敬畏”。而是人类和机器拔河的那条绳子——我们正站在它的最薄处。学不会 ...
-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牛的图腾崇拜可追溯到4000年前大禹治水时期。相传大禹治水时,每当治好一处,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镇水患。
中国古代,牛作为六畜(马、牛、羊、豕、犬、鸡)之一。牛在农耕、交通 ...
-
在自然界之中生活着许多的动物,有一些是非常漂亮的,有一些则是长相比较丑的千奇百怪,但是也存在最大和最小的,尤其是一些特别小型的生物,更是让人意想不到,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最大直径也才0.3微米。
H 39
...
-
1. 冠状皱囊虫(Saccorhytus coronarius)- 0.5毫米:
冠状皱囊虫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生活在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它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动物之一,主要是因为其化石遗骸非常微小,只有约1毫米大小 ...
-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星体,由于距离较近,因此成为了人类探寻的主要目标之一,其探索的本质,还是想要看看火星是否存在过生命。
而根据最近祝融号的调查结果来看,曾经的火星是有海洋存在的,并且海洋的规模不小, ...
-
一些种族主义者总是宣扬自己族群血统如何如何纯正,以此贬低和歧视其他族群。殊不知物种进化中,杂交才具有更好的优势,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就是在不断杂交中一路走来的,才越来越聪明。
基因研究证明,所有的现 ...
-
这绝对是“奥德彪”来了,都得嫌弃自己八字不够硬的苦寒之地。
平均气温在-55℃至-60℃之间徘徊,历史最低温曾惊人地达到-71.2℃,即便是北极熊这样的耐寒生物,可能在这里的露天待一个晚上,都得变成“冻干”。 ...
-
如何判断一个男人是否好色,很简单,将手指伸向他的鼻子,如果他还有呼吸,他就很“好色”。
虽然“好色”之心,男皆有之,自古英雄爱美人,这是自然之理。
但遍访这个世界,总有那么几个管不住自己的人 ...
-
据统计,全世界现存4万多种蜘蛛,大部分蜘蛛都带有毒性。在这些毒物里面,每种毒性各有造诣,其中,有5种毒蜘蛛的毒性已经登峰造极,不明所以的人被咬一口,很容易中毒身亡。所以,遇到任意一种蜘蛛,请一定要远离。 ...
-
21厘米波长之所以被称为宇宙中“最神奇的长度”,源于它与中性氢原子(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的独特关联,以及它在揭示宇宙奥秘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长度对应氢原子的超精细结构跃迁辐射,是天文学中探测宇宙 ...
-
2025年3月5日,一项颠覆性的研究在《物理评论D》发表,提出了将引力与熵结合的全新量子理论框架。这项工作的核心在于:通过重新定义时空微观结构的熵属性,首次在数学上统一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论文 ...
-
1. 一件令人惊叹的 4500 年历史的埃及连衣裙
2. 这是一个有 3400 年历史的古埃及调色板,其颜色仍然保留。
3. 2020 年 10 月发现的一具木乃伊棺材,密封了 2500 多年。
4. 这是一尊拥有 3000 年历史的埃及 ...
-
2月中旬,印度宣布本国重要航天计划,全面进行下一代发射车(NGLV),Chandrayaan-4,Venus Orbiter Mission(VOM)和Bharatiya Antariksh站(BAS)的第一单元(BAS)的开发。
而在这一次批准文件之中,我们又看到了 ...
-
“长寿”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条件的进步,现代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日本人均寿命84岁,我国则为77岁,吉尼斯纪录中最长寿的人活到了122岁!
然而,长寿并不能够满足日渐贪 ...
-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寒冷,感觉到瑟瑟发抖,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增加衣服、多喝热水或者躲进温暖的房子之中。寒冷状况的出现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人们对此也是应对自如。
在寒 ...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黄土高原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印记。近年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让这片土地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黄土高原地域广阔,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人类的生存 ...
-
一、黄曲霉素的恐怖威力
提到砒霜,几乎每个人都闻之色变,古装剧中几乎“人手一瓶”,一旦中毒,后果不堪设想。然而,黄曲霉素的毒性竟然是砒霜的68倍,这种毒素可能就藏在你家厨房里的某些食物中,甚至你已经不知 ...
-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实验室里,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超冷锂原子云正躺在激光编织的‘鸡蛋盒’里。当物理学家按下快门,显微镜镜头下突然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每个光斑对应着一个被锁在晶格中的原子。这看似普通的画面,却 ...
-
第一次工业革命距今已有260年的历史,但是人类获取电能的基本机械依然是使用1884年查理斯·帕森斯发明的蒸汽轮机,人类似乎陷入一个魔咒:明明掌握着量子计算机和基因编辑技术,却始终摆脱不了最原始的"烧开水"发电 ...
-
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亥姆霍兹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发表最新研究,通过精密计算发现:如果人类未来建造包裹太阳的巨型光伏阵列——戴森群,即便建在地球轨道外侧,仍会导致地球温度飙升140℃, ...